王立群来三门峡了,品了陶香美酒,问道仰韶文化,瞬间刮起一阵旋风。
10月23日上午,“豫酒文化行,走进三门峡”活动在黄河之滨、仰韶文化圣地三门峡隆重开启,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作主题讲座。
王立群为仰韶酒业
文化赋能创新驱动战略点赞
文 化之行,必有“文化大餐”,这次文化行,王立群就仰韶文化与诗酒精神、黄河文化、仰韶文化与创新发展,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异常纷呈的文化盛宴。
讲演前,在仰韶酒业党委书记、董事长侯建光的陪同下,全省白酒业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满仓、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姚延岭、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等一行,来到彩陶坊展台,了解仰韶文化,鉴赏源于7000年仰韶文化的彩陶坊天时酒。
在王立群看来,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文化,是中国的源头文化,中国酒也起源于仰韶文化时期,而仰韶酒以仰韶命名,非常恰当。
对独特的国宝级文物小口尖底瓶,7000年前仰韶先民们为什么要制作,怎么制作的,到底有何用途等,王立群犹感兴趣。
其中,对7000年的小口尖底瓶,到底是汲水器,还是酿酒器,王立群更认同后者,小口尖底瓶最大的可能是酿酒器,在酿酒工艺中,起到沉淀过滤的功能。
让王立群点赞的是,7000年后,作为仰韶文化的创新传承者,仰韶酒业从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中,找到了创新的灵感,创新出了拥有“好看、好闻、好喝、好受”四好品质的高端白酒彩陶坊日月星,成为文化赋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。
在王立群看来,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是文明产生发展的标志。而从文化里找到灵感,让文化赋能,通过驱动创新,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。近年来,仰韶酒业之所以能实现快速崛起,文化赋能创新驱动是根本原因。
以品类对抗竞争
让仰韶酒业踏上高光振兴路
早在2004年,面对豫酒行业面临的困境,仰韶酒业就意识到了,在中国白酒版图上,豫酒没有独立香型的尴尬,而豫酒群体想要振兴,实现再次崛起,须有“站得住脚的品质”,和“叫人记得住的香型”。
从此,香型创新和品质升级就成了仰韶酒业全新的发展目标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数千次实验论证后,2008年, 仰韶酒业在原有工艺基础上,大胆地把单粮改成了九粮,并反复优化陶泥发酵、陶甑蒸酒等生产环节,巧妙融合仰韶文化的特征(陶制器具),充分强化微生物技术运用后,确定了出了“九粮四陶、多香融合”的陶融型工艺“,研发出了雅、醹、融”陶融香风格的白酒。
让人鼓舞的是,2016年11月25日,仰韶酒业通过创新研发出的新香型,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、中国酒业协会、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等评为“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”,中国第十三种白酒香型——中华陶融(香)型正式确立。
从此,豫酒无独立香型的历史,被彻底改写,豫酒板块有了全新的品类标识,豫酒振兴也进入一个新时代。
不断创新升级
彩陶坊跻身高端白酒俱乐部
2008年,对仰韶酒业来说,是一个发展的重要节点。这一年里,经仰韶酒业数年精心打磨研发的,拥有彩陶、鱼纹、葫芦瓶、仰韶五人组舞蹈等鲜明仰韶文化特征的“彩陶坊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成功上市。
彩陶坊一经上市,便凭借着卓尔不凡的品质,极具个性化的仰韶酒文化,惊艳了大家的眼球,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,连年保持30%的高速增长,在广阔的市场掀起了一阵“彩陶风”。
为了跻身高端市场,侯建光带领仰韶的创新研发团队,从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国宝7000年前经典彩陶“小口尖底瓶”找到了灵光,再次进行了华丽“裂变”。
经过十年沉淀后,2018年8月,由彩陶坊天时酒裂变出的“彩陶坊天时日月星”在郑州成功上市。小口、尖底辨识度极高的奇特器形,产品一上市,便惊艳了整个业界、整个市场,让彩陶坊天时日月星,成为中国酒行业产品创新的标本。
面对文化赋能创新驱动取得的不俗成绩,仰韶酒业并没有止步,而是在创新升级的路上快马加鞭。
为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结构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求,2019年12月30日,仰韶酒业进行战略升级,彩陶坊地利摇身一变,成功裂变出彩陶坊地利洞藏系列产品D6、D9,成为继彩陶坊天时日月星后仰韶酒业文化赋能、创新驱动的另一经典。
作为仰韶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,仰韶酒业在产品造型上,巧妙融入了仰韶酒文化、彩陶文化的精髓,成功构建了彩陶坊这一战略大单品,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裂变,引领产品、品牌上的升级,让仰韶酒业于2019年成功跻身“20亿元俱乐部”。
不平凡的2020年,不仅是贯彻落实振兴豫酒战略的攻坚年,更是仰韶酒业十年战略、二次创业的加速年。
接下来,按照“一庄五园”描绘的蓝图,仰韶酒业将坚守酒业、酒文化,从黄河文化、仰韶文化的高度、广度、深度,认真讲好“文化赋能创新驱动发展”的中国酒业故事,努力塑造出一个多层次、高视野的豫酒振兴新榜样,为豫酒群体的快速振兴,更为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发展,贡献独特的仰韶力量。